古代冰窖能保存冰多久

古代冰窖能保存冰多久

在古代確實是有儲存冰的冰窖。按照標準,大概地下4-5米的深度,可以實現溫度保持到0度左右。冰塊足夠大的話,是不容易化的。雖然冰窖保鮮度遠不及我們現在用的冰箱,但在當時已經算是很先進了。

冰窖內藏冰多是冬天儲藏,北方冬天氣溫低,利用大自然製冰,然後儲藏到冰窖,供夏天使用。南方就要麻煩得多,在南方冬天不易結冰的地方,想要得到一塊冰需要耗費很大的人力和財力。當年唐玄宗一騎紅塵妃子笑,他爲楊貴妃尋來的荔枝就是用冰塊保存的。

清代宮廷裏用冰鑑來放冰塊,是用銅做的四方形的盒子,內用鉛或錫隔熱。將冰塊放入冰鑑內,食物放在冰塊中間,既能防暑降溫,又能保存酒肉。當然,因爲沒有電,所以在這種冰鑑裏面,冰還是會化的,只是化得比較慢。

戰國時代青銅冰鑑(hàn)是我國發現最早的“原始冰箱”,青銅冰鑑由銅鑑、銅缶組合而成,缶套置於鑑內。依靠裝在鑑內的缶四周的冰塊青銅冰鑑,使缶中的酒降溫的。

發展到清朝普遍使用以天然冰製冷的木質冰箱,這種器具當時被稱作"冰桶","洋桶",是由古代的盛冰容器--"冰鑑"演變而來的。它們一般爲木胎,多用紅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