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包發源地

湯包發源地

江蘇揚州。湯包,包子的一種,中國中部、江南一些地區的漢族特色小吃,以湯多爲主要特點。以小巧、皮薄、餡大、肉鮮、味美、湯汁充盈、清香利口而著稱,與小籠包系出同門。比較著名的有南京六合的龍袍蟹黃湯包、江蘇靖江的蟹黃湯包、江蘇淮安的文樓湯包、淮河以南的九州香湯包等。

湯包與小籠包的不同之處:

小籠包,顧名思義,是放在小蒸籠裏蒸的,分2種:1、有湯汁的,加入了皮凍,叫小籠湯包。皮又薄又筋道,半透明,做法是麪粉不發酵。2、沒有湯汁的,就是一般的小肉包。皮沒有上面一種薄,要發酵麪粉做。湯包,顧名思義,就是包子裏面有湯汁的,即加入了皮凍,分2種:1、大湯包。2、小湯包就是個子不同而已。

相關習俗:

吃湯包,即餛飩爲紹興新昌特殊習俗,原來,新昌過端午節也吃糉子,有吃過端午糉,還要凍三凍之諺。相傳明朝年間新昌連年乾旱,百姓要求赦免錢糧。欽差來查,恰遇端午,縣官通知各家都吃麪片湯過節,遂準免糧,後轉化爲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