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僧繇獨創什麼法

張僧繇獨創什麼法

張僧繇獨創疏體。

張僧繇(yáo),字號不詳,吳郡吳中(今江蘇蘇州)人。南北朝時期樑朝大臣,著名畫家。樑天監中,爲武陵王國侍郎,直祕閣知畫事,歷右軍將軍、吳興太守。苦學成才,長於寫真,並擅畫佛像、龍、鷹,多作卷軸畫和壁畫。成語“畫龍點睛”的故事即出自於有關他的傳說,記載他在金陵一乘寺用講求明暗、烘托的“退暈法”畫“凸凹花”,有立體感,可知他已接受了外來的繪畫技法,“筆才一二、像已應焉”,很像現在的速寫,被稱爲“疏體”。今有唐人樑令瓚臨摹的《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傳世,現已流往日本,但這幅畫的用筆和記載並不相同他還善於雕塑,有“張家樣”之稱。張僧繇的繪畫藝術對後世有着極大的影響,與顧愷之、陸探微、吳道子並稱爲畫家四祖,唐朝畫家閻立本和吳道子都遠師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