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於哪裏

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於哪裏

《戰國策·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

翻譯:戰國時,馮諼(讀:xuān)對孟嘗君說:“狡兔有三窟才能免於一死。”於是他出謀劃策,爲孟嘗君辦了三件大事,鞏固了孟嘗君的地位。

狡兔三窟,意思是狡猾的兔子準備好幾個藏身的窩。比喻隱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故事:

春秋時代,在齊國有位名叫孟嘗君的人,他非常喜歡與文學家還有俠客風範的人交朋友,爲了能與他們常討論國家大事,總喜歡邀請這些人到家中長住,他在家裏一共養了三千個客人。

由於人實在太多,孟嘗君把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種等級!上等的客人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魚大肉、出門的時候還有車子可以坐;中等的客人每天只有吃到魚和菜;下等的客人每天吃到的就只有蔬菜而已。

雖然很多人對此感到不滿意,但是也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畢竟人的才能是有差異的,待遇不同是理所當然的。

後來,有一個朋友給孟嘗君介紹一個叫做馮諼(音:宣)的人,孟嘗君問他的朋友:“這個叫馮諼的人有什麼專長呀?”朋友想了很久說:“好像也沒什麼專長!”孟嘗君聽了之後也沒有說什麼,但還是把他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