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怎麼讀

劉怎麼讀

liú、liǔ。劉漢語一級字,劉姓是當代第四大姓,是中國最有影響的姓氏之一,是古老多源的姓氏,起源主要祁姓、姬姓、外族改姓和賜姓。人們用張王李趙遍地劉來比喻劉姓的人衆布廣,這與西漢、東漢400餘年間歷朝皇帝堅持“大封同姓,以鎮天下”有關。

據史記《漢書》《通志氏族略》和《中國姓氏》所載,劉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

1、最早的一支來源於祁姓,是帝堯的後裔,形成於夏朝後期,出自今河南魯山。

祁姓之劉有同出一源的兩支:一支直接出自劉累,形成於夏朝;一支出自劉累後裔士會,形成於春秋初期。

劉累生於夏朝後期,曾經跟着精通養龍技術的豢龍氏學過馴化龍的本領,爲夏朝第十三帝孔甲馴養4條龍,因而被孔甲賜姓爲御龍氏。劉累在爲孔甲養龍時住在今河南偃師縣南。後來,由於飼養不善,死了一條雌龍,劉累怕孔甲治罪,就偷偷地帶着家眷南逃到魯縣(今河南魯山縣)躲了起來。劉累的子孫以劉累的名字爲姓氏,就是中國最早的劉姓。

2、源於姬姓的劉氏形成於春秋時期,系以邑爲氏,出自今河南偃師。

3、外族的改姓

(1)賜姓:項羽的叔父項伯,因在鴻門宴對劉邦有救助之功,劉邦賜其家族姓劉。公元前202年,劉邦在洛陽即皇帝位後,接受戍卒婁敬定都關中的建議,決定把國都遷到長安,並因此賜婁敬姓劉。

(2)西漢初年:匈奴族劉姓。當時,匈奴部族強盛,漢高祖劉邦採取和親政策,把皇室宗女嫁給匈奴單于冒頓爲妻。冒頓姓攣,但按照匈奴貴者皆從母姓的習俗,攣氏子孫皆姓劉。

(3)魏晉十六國時期:匈奴族的一支爲爭取中原人民的支持,自稱是漢朝公主與匈奴單于的後裔,一直使用母方的姓氏故而姓劉,前趙的建立者劉淵即是匈奴貴族。

(4)北魏勳臣八姓之一有獨孤氏,孝文帝於太和二十年(494年)自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後,於496年實行漢化改革,將鮮卑族的獨孤氏改爲劉氏。

(5)唐末五代時期,突厥別部沙陀族的一支也冒稱是劉邦的後裔。五代十國中的後漢政權和北漢政權就是由沙陀劉氏建立的。

從西漢初期的匈奴貴族內附,南北朝的鮮卑族進入中原,一直到清朝的滿洲八旗漢化,這期間有大量外族人改姓劉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