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敗屢戰典故

屢敗屢戰典故

清朝的曾國藩曾多次率領湘軍同太平軍打仗,可總是打一仗敗一仗。尤其是在鄱陽湖口一役中,連自己的性命險些丟掉。他不得不向皇上表示自責。在奏摺裏,其中有一句是"臣屢戰屢敗,請求處罰。"其中一位幕僚建議他把"屢戰屢敗"改爲"屢敗屢戰"。經過改動之後,成效十分顯著。皇上不僅沒有責備他屢打敗仗,反而還表揚了他。由於"屢戰屢敗"強調每次戰鬥都失敗,成了常敗將軍;而"屢敗屢戰"卻強調自己對皇上的忠心和作戰的勇氣,雖敗猶榮。因此,曾國藩沒有受到處罰,反而受到了皇帝的表揚。這就是“屢敗屢戰”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