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伯族西遷節的節日起源

錫伯族西遷節的節日起源

西遷節是二百多年來錫伯族人民的民族傳統節日。在16世紀之前,錫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鬆嫩平原和呼倫貝爾大草原上。據史料記載,乾隆二十九年農曆四月十八日,清朝政府從盛京等地徵調錫伯族官兵1018人,連同家屬共3275人,由滿族官員率領,西遷新疆的伊犁地區進行屯墾戍邊。農曆四月十八日,西遷新疆的錫伯人和留居東北的錫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錫伯族家廟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話別。次日清晨,錫伯族官兵及其家屬,告別父老鄉親,踏上了西遷的漫漫征程。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艱苦跋涉,到達新疆的伊犁地區。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就是他們當年的駐地,那裏的錫伯人是他們的子孫。從此,每逢農曆四月十八日,人們都要在寺廟內拱竈,殺豬,吃高粱米飯,每戶都進行聚餐,來紀念錫伯族祖先西遷的歷史壯舉,暢敘保衛祖國西北邊疆的業績,緬懷離別的骨肉同胞。這一天遂成爲錫伯族的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