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術發明以前是什麼意思

造紙術發明以前是什麼意思

造紙術發明以前是在石頭上刻字,龜甲,樹皮,樹葉,青銅器,鐵器等,到了東周就主要在竹簡和帛上書寫,西漢初期左右出現了早期的紙,但是應用不廣泛,仍舊以帛和竹簡爲主,東漢初期,蔡倫改進造紙術,漢獻帝時期,經東萊人左伯改進形成左伯紙,這種紙已經很成熟了,所以得到了推廣和使用,至此,紙張才逐漸替代竹簡成爲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書寫材料。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它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制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爲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古代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着淵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