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一詞的來歷

推敲一詞的來歷

唐朝有個詩人名叫賈島。 一次,他在途中在驢背上吟誦起詩。 他覺得其中一句“僧推月下門”的“推”字還不怎麼貼切,想用一個“敲”字來代替,但考慮了很久,仍然決定不下。於是,他反覆吟誦。 忽然迎面來了一支浩浩蕩蕩的車馬隊伍路上的行人都急忙向兩邊迴避。只有賈島仍然在路中央出神地做着推敲的姿勢,結果被差役一把揪下,提到轎子跟前問罪。韓愈責問:“你叫什麼名字?幹哪一行的?” 賈島說:“我叫賈島,來京城趕考。” 韓愈問道:“鑼敲得這麼響,你怎麼沒聽到?賈島說:“我只顧吟詩,什麼也沒聽到,請大人恕罪!” 韓愈問道:“你做了首什麼詩,念來聽聽。” 於是,賈島把這首五言律詩一字一句地念了一遍,末了,還問韓愈:究竟用“推”字好,還是用“敲”字好。韓愈非常讚賞他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並建議把“推”字改爲“敲”字。 賈島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欣然接受了這個意見,決定用“敲”字。後來常用的“推敲”一詞,即來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