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學校的叫法

古代學校的叫法

中國古代學校,是按照禮制和規模來稱,分爲塾、庠、序、泮宮、辟雍等,這些稱謂大抵是在上三代即夏、商、周時期就已經形成,並落定爲禮制規範。

塾,西周時,這種規制已經被確定,成爲家族設置的初級學校,也稱爲家塾或私塾。庠,爲形聲字,“廣”字與房屋有關。“庠”是比“塾”規模和等級更大更高的學校,叫做“黨有庠”。所謂“黨”,是五百家的居所,也稱鄉黨,大概是二十個“塾”。序,本意是指房屋的東西牆,引申爲場所,也作爲學校的別稱。序是比塾格制更高、規模更大的學校。泮宮,是貴族子弟學校,學生爲諸侯級別。辟雍,辟雍是在諸侯之上、最高層的皇家子弟學校,是最高學府。在西周時期辟雍就成制式。凡周天子的子弟能在辟雍學習,所教內容爲帝王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