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節指的是什麼

一年三節指的是什麼

一年三節指的是一年中的端午、中秋、春節。《海上花列傳》第九回:“耐搭我一年三節生意包仔下來”。長江中游的“一年三節”,暗地裏也很重視的除春節外,還有清明、七月半,這是生者對於故去的人的節日。

長江中游區域的漢族的農曆紀年,一年之中的節日,大抵有:臘八(臘月初八,喝臘八粥);小年(官三民四船老五;爲臘月二十五,抑或正月初五,不敢斷言;但安慶及其周邊均是臘月二十四無疑);春節;元宵節(正月十五);龍擡頭(二月二);三月三(吃米粑,曰粑魂);清明(及其前一天的寒食節);端午(五月初五,五月節);七夕(七月初七,七巧,也算情人節);七月半(七月十五,中元節,亦稱“鬼節”);八月節(八月十五,中秋節);重陽節(九月初九)。

百姓之中,講究的是“一年三節”,春節、五月節(端午節)、八月節(中秋節),晚輩需要給上輩“看節禮”,官場上叫進貢。其中的五月節,未過門的“毛腳”女婿,需要給未來的丈母孃等送綠豆糕,仔鴨(齊毛鴨,即剛剛長成毛的年輕鴨子),包括糖菸酒等,數量需要成雙成對;八月節,“看節禮”無外乎月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