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的歷史

黃國的歷史

據《竹書記年》文獻載,黃國崛起於中國北方,是古代淮河流域的霸主。早期稱爲黃夷,是東夷集團的後代,九夷的一支。春秋時期,楚國稱霸,黃國不服,借地域優勢,近與江、道、柏、弦乃至隨國結盟,遠與齊、宋、鄭、衛、魯等修好,曾一度與楚抗衡,至公元前648年爲楚所滅,國祚一千五百餘年。黃國作爲子爵國,史實見於《左傳》,始於魯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

古黃國處於江淮之間,守東方諸國西入淮河上游的門戶,當南楚北進中原之要衝,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魯僖公十二年(前648)黃爲楚所滅。黃國屬東夷之國,處於楚與中原之間,在其發展過程中,有機地融合了中原文化、東夷文化、江淮文化與楚文化。黃國先民即夏商時期的黃夷。因黃國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被楚所亡是在情理之中。黃國文化在保留東夷本土文化因子的基礎上,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並在器物製造技術、紡織技術、雕刻與繪畫技術方面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