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在清朝決口氾濫幾次

黃河在清朝決口氾濫幾次

黃河奪淮在清朝統治期間共計211年,黃河已不再向渦河、潁河分流,而是全部經徐州南下奪泗奪淮,災區轉至徐州以下直至海口,江蘇省受災最重,其次爲皖北與山東。清朝在康熙、乾隆、嘉慶三代期間,統治階層曾經竭盡全力治理黃、淮、運河,康熙和乾隆,都曾多次到徐州、淮陰和洪澤湖大堤等地親自巡視,並加指示。靳輔治河22年,結果是黃河河牀不斷淤高,黃、淮、運河的水位日益擡高,洪澤湖大堤不斷延長、加高、加固,還花了很多人力、物力,修建了洪澤湖大堤的石工,增建了歸海閘、歸江壩,使淮水不斷分流入江入海。清咸豐元年黃淮同時發生大水,洪澤湖南端蔣壩附近大堤決口,洪水經三河流經高寶窪地、芒稻河,在三江營入江,形成了入江水道的雛形,清咸豐5年黃河在河南蘭陽銅瓦廂決口北徙,終於結束了黃河奪淮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