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節的來歷

上巳節的來歷

上巳節是中國漢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爲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九年級。夏曆三月九年級爲上巳日。這天,人們把薺菜花鋪在竈上以及坐、睡之處,認爲可除螞蟻等蟲害;把莽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內,認爲衣服可以不蛀;婦女把莽菜花戴在頭上,認爲可以不犯頭痛病,晚上睡得特別香甜。城鄉人民還登惠山、鴻山、斗山、西高山踏青。 上巳節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爲“人祖爺”,在淮陽(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爲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雲集陵區,朝拜人祖。農曆三月三,還是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有一首北京竹枝詞是這樣描述蟠桃宮廟會盛況的:“三月九年級春正長,蟠桃宮裏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