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的歷史

鞋的歷史

奴隸社會草鞋開始流行;春秋戰國時期用獸皮加工處理後做成革靴,長靴到腳踝以上,保暖性強且便於行走;漢代時布錦鞋開始流行,鞋底鞋幫分明,鞋尖上翹;魏晉時期布錦鞋開始出現花紋,更具觀賞性,同時木屐開始流行,稱爲謝公屐;隋唐時期出現麻鞋,用粗麻繩製成鞋底,能編織成各種形狀,通風耐磨;宋遼時期女真族等入侵中原,開始流行皮鞋,鞋頭高蹺,鞋底扁平;明清時期靴子普及,但由於等級制度,奴隸和平民百姓多穿草鞋和麻線鞋,官吏可穿布錦鞋。

漢人近千年一直有纏足的習慣,以腳小爲美,南唐時期,李後主令宮女纏足成弓狀在蓮花臺上跳舞,所以稱之爲“三寸金蓮”,後來延續的民間,婦女爲了所謂的“美”,不惜代價,忍着疼痛掰折自己的腳骨,由於手段殘忍一直被稱爲“陋習”。

後來滿族入關後,接受不了纏足的習俗,滿族女人又喜歡穿旗袍,行走不方便。於是就在鞋底加了一層高底,猶如花瓶一般,所以就叫“花瓶底鞋”又稱爲“馬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