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將崇高分爲哪兩種

席勒將崇高分爲哪兩種

席勒將崇高分爲理論的崇高和實踐的崇高,人在理論中可以超越自然的限制,可以擺脫現實的束縛去獲得更多的思考。在實踐中人可以去改造自然,去不斷地創造更加美好的物質條件。基於此,可以看到在理論的崇高上,自然是我們認識的對象,但也僅僅只是如此,更多的是依靠人的想象力,主體和客體是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的,人對自然的恐懼也是由人的想象力去表象出來的,自然對人實質的影響是比較小的,人對自然的畏懼更多的來自於人自身,例如人對不可知物的恐懼、對黑暗的畏懼、對還未發生的自然災害的害怕,這些都是人的想象力的作用,人在其中知曉了自己的有限性,感受無助、恐慌,想象力作爲人與自然之間的中介,讓人與自然聯繫在一起,同時在這對自我有限性的認識中產生意爲恐懼的崇高之感。對自我不可知命運的認識,在這種恐懼中,人對有限性、對自然不斷的超越,人的尊嚴才擁有其意義,快活的那部分崇高就是在這種認識中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