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族和夏族是一個民族嗎

華族和夏族是一個民族嗎

華族是日本於明治維新至二戰結束之間存在的貴族階層。華族的出現是始於1869年6月17日,而正式確立華族制度的《華族令》則是於1884年7月7日製定。華族於1947年5月3日,隨着戰後日本國憲法生效而正式被廢除。

華族是與夏族對應的名詞,在遠古神話時代是劃分兩個部族的名詞。在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義之族人,稱爲華人、華族、夏人、夏族,通稱爲諸華、諸夏。古籍中將華、夏作爲中原,夷與裔作爲四方。華夏又稱中華、中夏、中土、中國。文化高的地區稱爲夏,把文明程度高的人或族稱爲華。久而久之華夏便成了中華民族的代名詞。

華、夏兩字上古同音,本一字,相互通用。《左傳》“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一語,華、夏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孔子視夏與華爲同義詞。在甲骨文中,華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約從春秋時代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族。

華夏,一般作爲代稱中國,相傳在大約五千年前,黃河流域中下游一帶的華山與夏水之間分佈著許多部落,比較重要的有後來的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等。炎、黃兩部落融合成的華夏民族,即爲炎黃子孫。從漢朝起又稱漢族,但是華夏這個稱謂並沒有因此消失,而是延續至今,二十世紀之前使用得最多的稱謂是華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