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發現金子的

古人是如何發現金子的

據明朝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一書的記載大意是:中國產金地區,約有100多處,難以一一列舉。山石中出產的,大者名叫馬蹄金,中者名橄欖金、帶胯金,小者名爲瓜子金。水沙中出產的大者名叫狗頭金,小者名叫麩麥金或糠金。平地掘井得者,叫面沙金,大者名豆粒金。但都要先經過淘洗後進行冶煉,才能成爲整塊的金子。

書中還說:黃金多數出產在西南地區。採金人開鑿礦井達10餘丈深,一看到伴金石,就可以找到金了。河裏的沙金多產於雲南的金沙江,這條江源自青藏高原,繞過麗江府,流至北勝州,迂迴500餘里,產金的地方有好幾段。此外,在四川省北部的潼川等州縣和湖南省的沅陵、漵浦等地,都可以在河沙中淘得沙金。在千百次的淘取中,偶爾能得到一塊狗頭金,稱爲金母,其餘的都不過是小的麩麥金。金在冶煉時,最初爲淺黃色,再煉轉爲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