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的由來

廈門的由來

相傳遙遠的古代,常有成羣的白鷺棲息在廈門島上,因此,

廈門又稱爲鷺島、鷺洲、鷺嶼、鷺城、鷺津、鷺門,廈鼓海峽稱

爲鷺江。

人類生活在廈門島上,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四千年的新石器時

代晚期。而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則始自唐朝中時,至今已有11

40多年了。

唐朝天寶年間,漢族人薛姓和陳姓從閩東的福安和閩南的漳

洲移民入島,分別在洪濟山下的南北面聚族而居,並出現“新城

”的地名,旋改名“嘉禾裏”,隸屬於情源郡南安縣大同場。五

代閩承隆元年(939年),大同場升格建同安縣,嘉禾裏歸同

安縣管轄。明初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朝廷在島上築城

寨,置衛所,城名“廈門”,衛所稱“巾左所”。廈門的地名,

從此確立。此後數百年間,廈門也曾改名爲“思明州”“思明縣

”等。1935年廈門正式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