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維八德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四維八德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四維八德的具體內容是,春秋時代齊國的管仲把禮、義、廉、恥稱爲國之“四維”。他認爲“禮”就是不能越出應有的節度,即思想行爲不能超出貴族等級制的道德規範;“義”,就是自己不推薦自己,即使自己的思想行爲符合統治階級的道德標準;“廉”,就是不隱瞞自己的缺點錯誤,即廉潔不貪;“恥”就是不與不正派的人在一起,即要知羞恥。他認爲“禮、義、廉、恥”與法相比,比法更爲重要,把它們認作支撐國家大廈的四根柱子。《管子-牧民》:“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此寥寥二十四個字,道盡四維的重要性。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愈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逾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四維-禮義廉恥,立意美善,字字金珠,能濟世弘道、勵志淑人,故代代相承,做爲教民正俗的圭臬。另在管仲《國頌》文中,更直截了當的提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