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火器發展

清朝火器發展

從皇太極開始,清朝就非常重視火器的發展與應用,康熙時代在宮內造辦處、景山和鐵匠營設立炮廠,所制槍炮專供皇室和滿八旗之用,還專門建立了裝備鳥槍、火炮的火器營。爲平定三藩之亂,康熙特命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製造適應南方地形特點和便於戰場上機動使用的火炮。南懷仁“依洋式鑄造新炮”,並進呈《神威圖說》一書,介紹了西方的制炮理論和方法。在康熙十四年至康熙末年四十餘年間,僅中央政府就督造或改制神威無敵大將軍、金龍炮、制勝將軍、威遠將軍等各型火炮近千尊。不但數量多,而且種類也不少,乾隆二十一年頒行的《欽定工部則例造火器式》載有各種火炮共85種,同年的《皇朝禮器圖式》中鳥槍,紅衣炮,子母炮這三樣火器成爲了制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