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青春原型

最美的青春原型

 《最美的青春》以塞罕壩造林人的真實事蹟爲原型,“塞罕壩”是蒙漢合璧語,意爲“美麗的高嶺”,遼、金時期,被稱作“千里松林”。清朝在此設立“木蘭圍場”,但隨着清王朝歷史的推移,森林植被遭受到破壞,原始森林蕩然無存。1962年,我國決定在木蘭圍場建大型機械化林場。55年來,三代塞罕壩人建造了112萬畝的世界最大人工林,浩瀚森林爲京津構築起一道堅實的生態屏障。

1962年,原林業部從全國24所大中專院校調配了127名畢業生,和河北承德當地242名幹部、工人一起,組建塞罕壩機械林場,向荒原沙地進軍。9月份,從承德圍場縣城到塞罕壩的路上,18歲的尹桂芝坐在一輛解放牌大貨車裏,一想到“馬上就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了”,心中非常興奮。

缺少糧食,大夥兒只能吃非常粗糙的全麩黑莜麪。蔬菜緊缺,天氣好的時候,大夥兒就挖點野菜吃。鹽水泡黃豆已是塞罕壩難得的美味。爲了從根本上解決糧食問題,創業者們開荒種地,一邊造林,一邊種糧,自力更生。

這裏醫療衛生設施嚴重匱乏。由於下壩一趟時間長、成本高,早期的創業者們身體不適,通常都會“扛着”,實在扛不住了,纔會坐車下壩,去近100公里外的縣城就醫。在艱苦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下,不少人都患上了心腦血管病、關節炎、風溼。

如今,荒原變綠了,風沙變小了,生活改善了。撫今追昔,塞罕壩人由衷欣慰:當初吃的苦,都化爲了今天的甜。

在塞罕壩這片土地上發生過很多故事,其中一個是“六女上壩”。1964年,年僅20歲的陳彥嫺和幾個同學主動去塞罕壩植樹造林,後來她成爲一名女拖拉機手,還收穫了自己的愛情,將一生都奉獻給了這裏。劇中,以陳彥嫺爲原型的角色張曼玲,由張思樂扮演。張思樂演出了那一代年輕人的精氣神,還挑戰了從16歲到80歲的60多年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