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的意義和作用是什麼

塔的意義和作用是什麼

塔原指爲安置佛陀舍利等物,而以磚石等建造成的建築物,後來又泛指於佛陀生處、成道處、轉輪處、般涅盤處,乃至安置諸佛菩薩像、佛陀足跡、祖師高僧遺骨等,而以土、石、磚、木等築成的建築物。有關造塔的起源,可遠溯至佛陀時代,根據記載,須達長者曾求取佛陀的頭髮等,以之起塔供養。佛陀圓寂之後,則有波婆國等八國,八分佛陀舍利,各自奉歸起塔供養。我國歷代所建的舍利塔極多。據記載,三國時,有僧人感得舍利,孫權令人以鐵槌擊打而舍利不碎,因此建塔供養,這可能是中國建造舍利塔的開始。隋文帝之時,全國各地建舍利塔的風氣極盛,公元601年—602年,隋文帝並詔敕天下八十二寺立塔,其後,歷代皆有造立、修治舍利塔的活動。

塔:

塔是一種在亞洲常見的,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風格的中國傳統建築。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經、僧人遺體等的高聳型點式建築,稱佛塔。14世紀以後,塔逐漸世俗化。在漢語中,塔(Tower)也指高聳的塔形建築,如埃菲爾鐵塔、比薩斜塔、電視塔等,但這一概念與本條目所描述的東方塔(Pagoda)並沒有太多的關聯,請參見塔。古印度埋葬佛祖釋迦牟尼火化後留下的舍利的一種佛教建築窣堵坡漢代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本土建築相結合形成了中國的塔這種建築形式。隨着佛教在東方的傳播,窣堵坡這種建築形式也在東方廣泛擴散,發展出了塔這種極具東方特色的傳統建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