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水位

鄱陽湖水位

高水位:20米;低水位:12米;平水位:14~15米。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部,地處九江、南昌、上饒三市,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它是長江中下游主要支流之一,也是長江流域的一個過水性、吞吐型、季節性重要湖泊。

鄱陽湖在調節長江水位、涵養水源、改善當地氣候和維護周圍地區生態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鄱陽湖,古稱彭蠡、彭蠡澤、彭澤。湖盆由地殼陷落、不斷淤積而成。[2]在中生代,受燕山運動的影響,這裏下陷成爲盆地,盆地範圍廣及今江西北部、湖北黃梅地區和安徽宿松、望江一帶。至1萬年前最近一次亞冰期結束時,斷塊上升的廬山聳峙盆地之緣,而盆地內則河道縱橫,池塘密佈。此後由於冰後期的海侵,整個盆地變成泱泱大湖,併成爲長江的寬闊河段。((尚書禹貢》已記有彭蠡,《漢書》則記爲彭澤。三國時,彭澤分爲南北兩湖,長江從兩湖之間的地峽上流過。後北湖演化爲鄂皖交界的龍感湖、安徽境內的大官湖和泊湖。南湖則逐漸南侵,至南朝時湖水直抵新建樵舍附近,使漢初設置的鄡陽縣大部分和海昏縣一部分被淹沒,民間有沉海昏,起吳城之說。隋時因湖水逼近鄱陽山(原名力士山,亦名石印山,後因地名鄱陽而稱鄱陽山。據考,它位於鄱陽縣西北的湖中,20世紀80年代地名普查時未找到此山)而名鄱陽湖。自唐初至明初,湖水逐漸北撤,明清時又南侵。此時湖形似葫蘆,北段別稱落星湖(因入們以爲湖中一小島是隕星而名)、左蠡湖;南段別稱官亭湖(據說因廬山腳下有一官亭廟而名)、族亭湖。近代,由於淤積和圍墾等原因,湖面日益縮小,到20世紀末,湖形已不象葫蘆,而象一隻昂首欲飛的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