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的由來

驚蟄的由來

驚蟄的由來是古稱“啓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着仲春時節的開始;太陽到達黃經345°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爲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在這個時節會響起春雷,在土裏冬眠的昆蟲會被驚醒,開始活動,所以被稱爲“啓蟄”,後來爲了避諱漢朝第六代皇帝漢景帝劉啓的名字,被改爲了“驚蟄”。

驚蟄,又名“啓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鬥指丁,太陽到達黃經345°,於公曆3月5-6日交節。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着相當重要的意義,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很重視驚蟄這個節氣,把它視爲春耕開始的節令。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自然節令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