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的由來

狀元的由來

唐制,舉人赴京應禮部試者皆須投狀,因稱居首者爲狀頭,故有狀元之稱。從隋朝開始實行科舉制以來,從中經歷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緒31年(1905年)廢除,歷經近1300年。在“學而優則仕”的年代,封建社會的儒客文人都把科舉作爲躋身仕途的唯一途徑。“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勵多少學子臥薪嚐膽、懸樑刺股、死鑽八股、勇跳龍門。中狀元者號爲“大魁天下”,爲科名中最高榮譽。因其爲殿試第一甲第一名,亦別稱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別稱鼎元。但古時的狀元也不是全部是殿試第一名。唐鄭谷及第後,作《宿平康里》詩“好是五更殘酒醒,耳邊聞喚狀元聲。”但是鄭谷當年是第八名,而不是第一。五代時南漢《十國春秋》雲“劉龑(yǎn)定例,作狀元者,必先受宮刑。故羅履先《南漢宮詞》曰:”莫怪宮人誇對食,尚衣多半狀元郎。“

凡是習舉業的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未考取生員(秀才)資格之前,經過第一次童子試後都稱爲童生或儒童。之後以童生身份參加第二次考試—院試,通過院試的童生都被稱爲”生員“,俗稱”秀才“,算是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的稱”廩生“,由公家按月發給糧食;其次稱”增生“,不供給糧食,”廩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學的附學生員。第三次考試叫鄉試,只有獲得秀才資格纔可以參加,所有通過鄉試的叫舉人,被薦舉之人。其中鄉試裏邊的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稱爲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爲經魁,第六名稱爲亞魁。第四次考試叫會試,由有舉人功名的人蔘加,通過會試的稱爲貢士,進貢給天子的士子。貢生裏邊的第一名叫會元;到皇帝那兒的考試叫殿試,通過殿試的叫進士,進士裏邊的第三名探花,第二名榜眼,第一名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