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的由來

良的由來

出自周朝公子良後代,以祖名爲氏。據《通志-氏族略》載,上古周代,陳國公子名良,人稱公子良,其後人就以他的爵位與名合稱“公良”爲姓氏。春秋時,公子良的後代公良儒去魯國向孔子求學,作爲孔子的學生受人尊重,後人就以公良爲姓。

良,象形字。良字的字源解釋有兩種觀點。

一說其商代文字像水中有樑形。此字變形是將上下雙彎水道變成單彎水道,字形發生變異。西周文字又將上下雙彎道,都用短橫連接。戰國文字變形頗多,又演變爲下端從亡聲。秦漢文字的規範寫法是上從口,中從日,下從亡。或將上端的口與中間的日相連,這一寫法與《說文》小篆的寫法較爲接近。關於良字本義,應與水中之樑有關。《說文》:良,善也。已非良字本義。良應以樑爲本義。古文字良、樑二字通用。良,古多用爲善良美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