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形體結構發展的幾個階段

漢字形體結構發展的幾個階段

1、甲骨文:據考古發現,漢字最早成體系而流傳至今的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指的是在殷商時代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2、金文:指鑄或刻在銅器上的文字。古代人稱銅為“吉金”,所以把銅器上的文字稱為“金文”。

3、篆書:所謂“篆書”,其實就是“椽書”,也就是“官書”,篆書可分為“大篆”和“小篆”兩種。

4、隸書:始於秦朝而盛於漢朝,所以隸書也稱為“漢隸”,經過西漢二百多年到東漢時隸書才算完成,象形的形貌消失,使文字完全失去了圖畫的色彩。

5、草書:草書是與漢隸並行的一種字型,人們為了提高書寫效率,吸收了戰國時期“草篆”的某些簡省的寫法。

6、楷書:楷書是取代隸書而通行的一種字型,由隸書演變而來。楷書筆畫平直,結構方正,書寫方便,楷書在東晉逐漸取代了隸書,成為通行至今的正體字。